顯示具有 鄭明析 老師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鄭明析 老師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7年12月7日 星期四

[晨星隨筆]傷疤

mendhak(CC BY-SA 2.0)
在我服務的學校,有個孩子和朋友打籃球時,不小心被鏡架劃傷臉龐,俊秀的臉立時鮮血直流,被緊急送到衛生所治療。一兩周後傷口已經癒合,不過臉上那道長長的傷疤卻很明顯,我很替他覺得可惜,在這麼年輕的時候就在臉上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記。
恰好回台休假的期間,發現教會旁邊有一家新開的藥局,於是在藥局裡替那孩子買了一條除疤藥膏,連同本來要寄回馬祖的重要公文一起送交快捷,希望能夠及時阻止傷疤繼續加深,恢復平滑的皮膚!
假如有人因為發生事故而在臉上留下了「傷口」, <有傷口的臉>就無法被稱為「完好的臉」。 後來那傷口若完全復原,那時就能被當成「完好的人」。

2017年11月16日 星期四

[鄭明析老師的故事]屍體中的相片


背景:
1945年二戰結束後,長達35年的日治時期在韓國正式結束。好景不常,很快地在1950又爆發韓戰,整個朝鮮半島籠罩在戰火的摧殘之中。經歷煙硝瀰漫的苦日子,韓戰結束後韓國經濟立時陷入困境,人民百姓在饑荒、瘟疫肆虐的苦境中苟延殘喘。
不久之後越戰爆發,韓國政府抓住這個機會答應美軍的請求出兵越南,1965年到1973年間共累計派遣了32萬人力。殘酷的戰爭卻諷刺地成了韓國政府的救命繩索,因為出兵越南,期間共得到美援高達十億美金!此外對於軍事往現代化推進也是一個墊腳石,這期間中更有許多民間企業前往進行工程、運輸等業務,大筆的戰爭財成為這些企業往後發展為財閥的資本,韓國經濟能夠從戰後恢復期邁進經濟起飛期,越戰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

2017年11月8日 星期三

[馬祖生活]再訪鹿之島 北竿 大坵島遺址

淹上碼頭的潮水
10月份的馬祖少了烈日的炙熱非常涼爽,可以說是背包旅人最佳遊馬的季節,然而此時的馬祖海域已經不如夏季那般風和日麗,動不動就會碰見島際航班停航的窘境,兩三天沒有開船也是常有的事,哪時開航了,又會把人晃得七葷八素,直叫吃不消,但當你安全上岸後,又會立刻被這裡的風景與人文迷住,尤其相較於台灣,馬祖的空氣少了各種烏黑的排氣管加持,清新許多。

2017年10月21日 星期六

[晨星隨筆]週六馬祖的悠閒

難得悠閒的週六,前幾天拿到縣政府發下的教師節禮券,眼看著零食的庫存也快被學生小毛頭們嗑光,本來預計要往南竿去好好採購一番的,不過強颱蘭恩即將從太平洋外海往上畫個圓弧侵襲日本,順帶颳來的風浪也足以讓島際交通癱瘓了!採購行自然得暫緩。
一早不知哪來的勁兒,穿上平常工作時捨不得弄髒的襯衫和休閒鞋,來到島上近三個月只修了一次頭髮,剛來時是個幾近全光的平頭,現在的長度適中,正是可以好好抓個有型的造型,於是拿起擺在桌上卻一直苦無發揮之處的髮蠟,隨意抓了幾把,看著鏡子中的黑髮穿插銀絲,服役中無法染掉這些提早數十年現身的惱人白絲,至少也讓它們維持在令人滿意的弧度,平塌的頂上瞬間多幾分精神。從一齊網購的書箱中的待看書堆挑了一本中意的,一手卷著書,一手滑過手機閱讀未讀訊息,一邊悠閒散步往村子裡唯一的早餐店走去,心理思量著想點幾片吐司來開始這早晨。阿~天氣真好,陽光耀眼,一眼往碼頭望去正好看見潮水幾乎與路面平行,每年這時期的大潮總是如此高,甚至偶而會打上路面。看到手機裡一群朋友們發出了出發去小琉球出遊的訊息,另一群則回以在樂園開心玩樂的留影,看到他們開心度日我也心情輕鬆起來。
攝理晨星왕호(@mstar316)分享的貼文 張貼

2017年10月18日 星期三

[攝理生活]攝理模特活出健康又自信的自己,粉紅十月時尚秀


''粉紅十月''這個名詞近幾年因為各種相關活動的宣導下而被大眾所知,事實上這個名詞的緣由可以追朔到1992年由一位乳癌患者Charlotte Hayley所發起,她發出自製的卡片,並貼上桃色絲帶,卡片上頭寫著:癌症協會每年的預算為18億美金,但只有百分之五被使用於癌症防治,透過別上這司帶來喚醒我們的立法者與國家吧!除了在住家附近的超市發送,她也投書給各領域中舉足輕重的女性,包括總統夫人與知名專欄作家(Dear Abby),因此她的行動很快地受到大家的注意。同年Self雜誌正在籌備喚醒乳癌認知的專題,主編自然主動找上門尋求與Hayley合作,可惜Hayley覺得Self的邀約過於商業化所以回絕,為了遵守法律規範Self只好退其次使用相似的粉紅絲帶作為專題的標誌,也是後來普遍被大眾所知的粉紅絲帶。
如今,粉紅十月已是年度國際活動,各國在粉紅十月中讓更多的社會大眾關心乳癌防治,除了自身檢查外,也推廣乳房攝影做為更徹底的檢查方法,讓患者可以在初期時就可以接受治療,以降低乳癌的死亡風險。
今年CGM基督教福音宣教會以及模特兒部也攜手舉辦粉紅十月愛心時尚秀[Power of Faith愛自己X我可以]的活動,更邀請韓國模特兒跨海一同參與,現場有時尚走秀、交響樂團、活力啦啦隊舞蹈等精彩演出外,從創辦人鄭明析牧師的教導出發,讓每個人都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特質的美,透過向創造主學習,更可以展現出特質的光,進而傳遞這份希望讓更多人得到力量!
透過活動的響應,除了讓現場參與的民眾體驗一場時尚饗宴外,更重要的是希望喚醒國人對乳癌防治的重視,乳癌不僅在其他國家,在台灣也是婦女癌症的龍頭,也不難理解為何粉紅十月是國際關注的議題,今年十月,也提醒身邊的親朋好友一起接受防治檢查吧!
2017.10.18
一定要每兩年做一次健康檢查、上了年紀的人則一定要每年檢查一次來確認自己身體的狀態,也要每天禱告。 這就是「智慧」。 --攝理教會 鄭明析 牧師
延伸閱讀:CGM響應國際乳癌月,跨國攜手愛心時尚秀 粉紅十月,女力崛起Power of Faith_中央網路報 

2017年9月19日 星期二

[假文青的生活紀事]貨真價實的淚推-鄭範錫 古木故事人生散文

攝理晨星왕호(@mstar316)分享的貼文 張貼
因為位在離島的離島,郵寄包裹的時間遠比自己預期的還要花費許多時間,這本書讓我盼了不少時日,昨天下班前終於送到我手中!為什麼這本書讓我很期待呢?因為我認識這位已經年過花甲的作者,他是一位值得尊敬的長者,在生活中透過工作得到的靈感、新聞報章的訊息、論語古文的咀嚼,這些都透過深沉的省思並與自身的生活經歷交融而分享出來,讓許多的人因為他的教導與分享而能夠深刻反思,很難相信他其實只有國中畢業的學歷!
事實上,之前所寫名為''月明洞清晨食堂''的專欄,便是鄭範錫先生的分享節錄。

2017年8月6日 星期日

[替代役]教育役週記-颱風後的慘狀

https://goo.gl/dBNq7k
上星期隆重的迎接50年首次的雙颱警報後,經過幾天的封島(風浪過大,無船隻出入),終於恢復了馬祖夏季該有的風平浪靜。
不過連續幾天的狂風暴雨,可要苦了我們啦!掃除校園中的落葉和垃圾就堆積了滿滿兩大卡車><但這不是最悽慘的,狂風把校工大哥的瓜棚掃掉,順勢打壞了水龍頭,於是水就噴呀噴,把學校水塔的水漏光。進一步發現了原來颱風也掃壞了地下水馬達的電箱,所以無法將地下水打上水塔,才會導致水塔無水的窘境。而我們房間的水源也是地下水,風雨最初幾天打開水龍頭會發現只有黃泥巴竄出來,後來也接著無水可用QQ 這一連串的事故簡直是災難阿~~~
不過幸好在度假中的校工提早趕回處理,我們和大哥一起請消防車為學校的水塔灌水,感謝好心的消防員幫忙為大水塔灌了四車的水,不過由於消防車也是使用地下水,所以還是黃泥水,但比起無水可用,這已經是值得感謝的事惹^^
Kaarina Dillabough(CC BY-SA 2.0)
隔天,校工大哥也帶著我們,盡快幫忙把吹到地面的電箱和電表重新裝好,才漸漸恢復供給較為乾淨的水資源,忙到這裡,一個星期也就這樣過了,ㄎㄎ
2017.8.6

該打掃時就要打掃乾淨,<悔改>也是如此,不要做到一半就不做,「該弄乾淨的時候就要完全弄乾淨」。<做到一半就不做的人>就像身體一邊有洗、一邊沒洗一樣,看的人會覺得黏膩不舒服,他本人更會覺得黏膩不舒服。
--攝理教會 鄭明析 牧師 
Loren Kerns(CC BY 2.0)

2017年8月3日 星期四

[晨星隨筆]談''愛仇敵''這件事

馬太福音5章44-46節  只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你們若單愛那愛你們的人,有甚麼賞賜呢?就是稅吏不也是這樣行嗎?
Guy Mayer (CC BY-NC-ND 2.0)
過去我一直認為自己是個很隨和、個性很不錯的人,當然,有時難免會遇到和自己不合的人,這時我的招式就是''能閃則閃'',盡量不與人撕破臉。不過當我來到攝理,聽到鄭明析牧師提及自己在越戰時愛仇敵的故事後,和牧師相比頓時之間,我的人格好像很普通。
當全世界都否定他,網路四處都是謾罵他的言論時,鄭明析牧師依然為這些對他惡言相向的人禱告,徹底地實踐了耶穌在聖經中的教導。仇敵到底要怎麼去愛阿?我覺得這已經是神人等級,常常我們最愛的家人都無法好好對待了,何況是敵人呢?

2017年8月2日 星期三

[鄭明析老師的故事]天的話,萬物語言

Brian W. Tobin(CC BY-NC-ND 2.0)
鄭明析老師在監獄中獨自生活時,雖然每天要透過信件處理各國公文,真的很忙碌。不過,難免會有孤單寂寞的時候,真的很辛苦時,就連一把稻草也能成為安慰;極其孤單時,就連窗邊的一根草也能解除孤單。每當這時老師就會與自己飼養的昆蟲對話,也因此 神常常會透過這些小昆蟲賜下體會與教導。(蟋蟀的故事)
有一次,有一隻黑色的螽斯在老師到外面跑步時,黏在老師的背上,跟著進了房間,於是老師就把它養在房間中。
鄭明析老師:我原本盯著這隻螽斯,後來瞬間有一秒看向其他地方,就在那瞬間,螽斯不見了。我找了一個小時都找不到。這個時候 神透過「螽斯」這件事說話了:目光、內心、想法都不要移開。不論是對我耶和華、對聖靈,或是作詞、作曲時,目光、內心、想法都不要移開。做所有的事情都是如此。我耶和華面對地球世上七十五億人、面對所有生命時,目光、內心、想法都不會移開,而是以火焰般的眼神一直看顧保守人們。 神如此說了。

2017年7月29日 星期六

[替代役]新訓''絕對''別生病

最近陸軍集體感染腦膜炎,而緊急召回所有人進行預防性投藥的新聞吸引我的注意。想當初在成功嶺受替代役的軍事基礎訓練(新訓)時,我們中隊也是爆發非常嚴重的A型流感,疫情很快地在隊上傳開,其他中隊也有相同的案例,整個替代役訓練班陷入一種口罩隨身帶的緊張氛圍。
當然啦~像我這樣天生體弱多病類型的人,中隊大流行是絕對不會漏掉我的:-( 毫不意外地中標惹...
Dan Queiroz(CC BY 2.0)

2017年7月26日 星期三

[攝理話語看世界]改掉壞習慣你可以這樣做

這週攝理教會的主日話語鄭明析牧師提到:要改掉自己的壞習慣,壞習慣和毛病是痼疾,一定要改正!
Ars Electronica(CC BY-NC-ND 2.0)
習慣是如何產生的呢?
<習慣>來自於「想法」。因為想法輸入在腦中,所以只要時間一到就一定不會忘記,會按照那想法去「行動」。只要做個幾次就會變成<習慣>。
是在<想法>中產生「習慣」,也是在<想法>中丟棄「習慣」的。所以如果在<想法>中忘記,「習慣」就不會留下來,這樣就無法去做。
 <習慣>如同開出「道路」後「走那條路的人」。想法和身體會配合「那習慣」來生活,所以想法和行動都會走上「那習慣的道路」,而且持續往那方面發展。因此,信仰和生活如果養成錯誤的習慣,會持續往那方面發展。要改正才能脫離!--鄭明析 牧師

2017年7月25日 星期二

[生命見證]十架的犧牲,是愛

去年的夏天和今年一樣炎熱,我因為實習的緣故北上到農業改良場幫忙,一連幾天頂著太陽做測量、紀錄,不知是不是曬昏頭了。一天晚上回到借宿的朋友家後,竟然開始高燒不退!半夜時因為太過不舒服而醒來,當時全身發燙且頭痛不已,我覺得自己再不去醫院就快死了!想起身去喚醒隔壁房的朋友,只怪身體太虛弱,根本一絲力氣也擠不出來,連呼喚也發不出聲音...

2017年7月24日 星期一

[替代役]教育服務役-專業訓練心得

Shena Tschofen(CC BY-NC-ND 2.0)
繼成功嶺的新訓後,緊接著就是專訓(專業訓練)惹~教育役的專訓為期兩週,這兩週其實和成功嶺的生活型態差不多,不外乎就是各種生活考評和筆試,而筆試的考題就來自這兩週中無盡的演講。事實上演講內容並不艱澀,偶而有幾個專業術語記得作個筆記,如果上課沒有打瞌睡又都認真聽講的話,筆試成績應該不會太差啦~以我自己為例,我除了上課聽講外,並不作任何筆記,也沒有像其他同學依樣猛翻狂看考古題(其實我連一份考題都沒讀完,只是稍微瀏覽,對考型有個底)。成績差強人意,50題選擇錯了5題,90分。當然,我拿自己做實驗,一方面是因為上課蠻認真聽講,有一定的信心;另一方面是專訓成績對我並沒有影響,所以可以輕鬆應考(逕行分發就選到志願的傢伙...)。所以如果你是要一般分發的人,老實說90分並不理想唷!

2017年7月19日 星期三

[生命見證]被醫治的夜盲症

<神蹟>會生出「神蹟」。
所以要去「見證」, 神和聖靈才會再次在這時代興起「神蹟」! 
__攝理教會 鄭明析 牧師
https://goo.gl/3swy7x
這週攝理教會的主日禮拜提到:我們每個人都曾經經歷過 神親自動工的神蹟,應該要去見證,這樣 神才會再次興起神蹟。
主日禮拜後一個小聚會,一位姊姊親自見證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神蹟。她從小就罹患家族遺傳的夜盲症,從小到大從來不知道所謂的滿天星斗究竟長什麼樣,因為她只看得到月亮!而且夜晚的時候總是會撞到深色的車子,去夜市也總是會踩到黑狗,撞到各種障礙物,這樣的狀況不只是自己常常鼻青臉腫,身邊的行人也會遭殃...
夜盲的狀況讓她很困擾,於是她開始向 神禱告,也寫信請鄭明析牧師幫忙禱告。就這樣過了一年,某天和朋友在淡水逛街時,有生以來的第一次看見了傳說中的星空,夜盲的狀況突然好轉了!她覺得非常感謝,因此不斷將這樣的奇蹟對大家見證。
2017.7.19

2017年6月17日 星期六

[鄭明析老師的故事]主動去做就是主人

想像一下,當你全家大小在好幾個星期前就空出時間預訂出遊日子,好不容易準備了泳裝、防曬、野餐用具...連最難搞的孩子都一一坐定出發,抵達海水浴場時,卻是一片令人傻眼的垃圾山!這時大多數的人應該會連忙Google附近景點,或是找家好餐廳搞定哭鬧的孩子吧?
鄭明析老師也曾遇到這樣的狀況。

2017年6月15日 星期四

[體會旅行]徒步環島 最終心得文

一直拖了將近三周才寫下心得文...我的徒步之旅從南投往彰化出發,以逆時針的方向抵達南端,乘著渡輪飄往蘭嶼再回到台東,繼續環島,本來預計一個半到兩個月的時間。
這中間遇到許多人、許多事,有想要放棄也不斷獲得動力繼續走下去!我很感謝這一路上無私對我伸出援手的所有朋友,因為你們的幫助與鼓勵,讓我的旅程更加精采。要不是因為突然的兵單,現在我大概也到家了,是的沒錯,因為一通公所突如其來的電話,我不得不在花蓮緊急停止腳步,最終只完成環半島,整趟旅程剛好整整四週。

2017年6月13日 星期二

[假文青的生活紀事]太陽光''和平的指導者,神的人''新書會

太陽光的新書''和平的指導者,神的人''分享會,選在特別有書香歷史的重慶南路一段老書街上的金石堂城中店舉行,外觀依舊保留老洋樓的風格,讓書店顯得更有文青風。
三樓精心設置的咖啡區及講座區確實是台北市的文青們打發時間的好去處。

2017年5月23日 星期二

[晨星隨筆]資訊監牢


最近讀到幾篇關於西藏的文章,透過文字我感受到藏人多麼想闖出當局政權的那股憂憤,然而對於強勢的禁止通關與噤聲,善良卻又剽悍的他們只得採取自焚來表達心中的怒火。雖然到目前為止,我不認識任何一位藏人朋友,但是深入了解他們的處境後卻也讓我沉重了好幾日。
反觀我們身處在台灣,經濟、日常水平看似還有點基礎,每年出國人口逐漸攀升,政治的民主向來也讓我們自豪,更別提當今的言論自由與網路的隱蔽性,現今人人都可以暢快在後端表達意見。
Zlatko Vickovic(CC BY-NC-ND 2.0)
不過,不過...
我在麵攤一邊夾起麵條塞嘴裡,一邊抬起頭透過蒸氣迷濛的眼鏡看新聞,每每看到那些如街坊鄰居都懶得飯後剔牙的夫妻口角上版面,都深深的感受到我也如同毫無自由藏人,被這些無腦的資訊困住了,我想掙脫,我想逃,但是我卻不知道要逃哪去,因為轉了十幾台的新聞節目卻發現他們水準相當,想到這裡我有溺水一般的窒息感。
我說,台灣人民啊!我們何其淒慘,我們被強勢的媒體鎖在這個小島,但是我們卻無比自滿,對於毫無營養的這一切我們照單全收,比起藏人們的敢怒不敢言,不知道自身處境的我們顯得如此荒謬。
我理解為了收視率,主流媒體不得不迎合大多收視人口的口味,所以說到底,真的能夠救我們脫離這監獄的,就是我們自己了!
2017.5.23
如果人成長而造就自己並讓自己產生變化,以前的模樣就會消失。因此,在他變化之前看過他的人,就會認不出他現在的模樣。
--鄭明析  牧師

2017年5月6日 星期六

[體會旅行]成為老師的老師的老師

https://goo.gl/qQn0f2
環島期間大部分的住宿點是跟各小學借宿走廊,一來省下住宿費,二來環島族似乎常以學校為借宿單位所以不容易被拒絕。當然還是有比較保守的學校,認為會干擾教學等考量而婉拒,但大多數還是可以輕易借宿的。

2017年5月5日 星期五

[體會旅行]避免暈船的方法

第一次拜訪蘭嶼,選擇了最經濟的水路前往。不過,啟航當天似乎風浪有點強,船身不斷被浪舉起又放下,不到一個小時,船上的乘客紛紛緊張地互相分送柱子上掛的塑膠袋,果然沒多久,有人先失守了!我默默把耳機調到更大聲,還是擋不住那種要把胃翻出來的酷刑聲。